12月15日下午🧑🏽🏫,中國工程院院士☎、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鐘南山走進“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”🗿,帶來科普講座《新冠(Omicron)疫情動態及應對》。高職耀世教師及學子認真觀看講座,共同學習用科學的態度、恰當的方式對待奧密克戎疫情,做到面對疫情不恐慌,應對疫情有辦法。
科普講座中,鐘南山院士清晰講解了全國範圍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的特點,介紹了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征、致病性,以及如何加強個人防護。鐘南山院士表示,從全國趨勢來看,奧密克戎致病性大大減弱🧛🏿♂️,致死率接近流感。針對多數群體關系的“二次感染”問題👰🏽,鐘南山院士做出澄清,感染一次奧密克戎後,體內會產生抗體🎢,等於打了一次疫苗💂🏿♀️,一年內感染的比例非常小。談及感染“後遺症”,鐘南山院士提出💪🏻,由於疫情發生至今只有三年,關於後遺症的爭論仍有很多。但研究顯示,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後遺症🎐。在感染前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下降🖌🌈。針對“早也陽,晚也陽🍱,不如大家一起陽”的觀點🤽🏻♂️,鐘南山院士表示,這種觀念不可取🙎🏿,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一方面會影響正常生活秩序🛌🏽,另一方面,還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。“陽性不可怕👁🗨,或者說有症狀也不可怕,但是我們並不主張大家都一塊‘陽’,把這個‘高峰’一下拉得很高🧑🚀,影響我們醫院的資源,也影響我們整個社會的活動和日常活動🧑🏼🌾。”另外📯,鐘南山院士表示,越晚被感染,預估感染後出現辛苦症狀的概率越來越小。“還是要以預防為主,我相信到最後🍓🥸,會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症狀👩🍳⤴️。”
高職學子在此次科普講座中獲益匪淺🤸🏼。164621203韓天成同學👱🏻♂️:“通過此次抗疫大講堂,我了解到了新冠病毒的現狀以及在整個抗疫過程中國家出臺的對策。現在,新冠疫情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🛢,我相信在黨、在國家的領導下,我們一定會早日重回生活正軌,打贏這場抗疫戰”🚥;164621117王得斌同學:“對個體而言,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🥿,出入帶好口罩🖖🏿。經驗告訴我們👩🏿💻,最好的方法是打疫苗,不要盲目相信疫苗有害論。”164522119肖寧同學:“鐘南山院士的科普無疑減輕了我們對病毒的恐懼感。總的來說做好安全防範,保護自己也能夠保護他人”🏃🏻♂️🧑🏼🏭!
正如鐘南山院士所講“我相信,在明年初,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加開放👋🏻、陽光、樂觀🧏♂️、有生機的社會”🛄。高職耀世也定將嚴格遵循“新十條”優化校園疫情防控工作🚀,減少疫情給師生帶來的不便,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,共同迎接美好明天的到來!
高職耀世、高級技校 學生科 呂亞欣(文)各系部(圖)